论美国内战时期自由民局的创建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教思想与美国社会编辑:昭昭 编者按:不经审视的印象,必然导致对现实的误读。为什么与我们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美国,大多数人越来越无法正视? 人们对美国现实政治的过分关注,让人忽略了很多事件和行为的背后,是思想迈向现实的逻辑,以及精神信念和价值观的支配作用。 刘军宁说,“印象中,美国秩序是进化的、世俗的、科学的、现代的、民主的。事实是,美国秩序是神明的、宗教的、道德的、古老的、共和的。” 何以见得?只因美国的发展与清教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没有清教思想,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追求自由的流浪者 清教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所谓的新教也就是主张改革的一支教派,而清教徒的改革呼声更为强烈,他们要求清除英国国教教会内的旧制和烦琐仪式,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要求建立“纯洁”教会,故得名。 大约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信奉新教的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 于是清教徒在国内遭到政府的严厉镇压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虔诚的清教徒们没有屈服于英国的封建王权,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但是,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摆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因此对故土的感情一天天地淡化。为了彻底摆脱宗教迫害,为下一代保留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 恰在此时,北美大陆向清教徒发出了“召唤”。 众所周知,哥伦布偶然间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最重要的是这块大陆上没有国王、议会和刽子手,完全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在这样的地方,清教徒们能轻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并传播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开拓出一块真正属于他们的人间乐园。带着坚定的信念,清教徒们相继踏上了移民北美的漫长旅途。 他们希冀在这块新大陆上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上帝,把基督教的真正精神贯彻实施,建造一个“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 一批批清教徒纷至沓来,也正是他们开创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他们的精神成为一个国家精神的基石,而这个国家后来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山巅之城”的创立者 “碧海万里移民谋求生路,白纸一张教徒绘创世图。”应着上帝的“召唤”,带着美好的希望,怀着对“净土”的向往,清教徒们跨越浩渺大洋来到远离故乡的土地。 他们最初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纯粹的基督教社会。时至今日,美国虽然没有国教,但美国的确是以信仰基督教新教为主的国家。 在这些清教徒眼中,他们肩负着“拯救世界、舍我其谁”的使命和责任,正是这种精神动力,使他们在荒野中扎根下来,用他们的创造力改变了北美大陆的面貌。 他们崇尚自由、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并把这种优良精神代代相传,使后辈能够打破一切压迫的枷锁,推动着美国建立起令世界瞩目的“山巅之城”。 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美国人始终坚信,他们的使命是以身作则地向全世界传播自由和社会正义。 这种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根深蒂固于美国精神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美国人这种“救赎世界”的使命感正是源于古老的清教主义。 教育思想的开拓者 早期移民到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中有很多来自牛津、剑桥的毕业生,他们到达新大陆后,虽然还在为基本的生存披荆斩棘,却依然建立起了哈佛神学院。当时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信仰,清教徒期望教会的传道人有高等的学历。 清教徒极其重视教育,他们建立的哈佛神学院后来发展为哈佛大学,是美国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如今成为全球瞩目的一流学府,作为美国精神核心的清教思想是功不可没的。 哈佛建校时称:“为社会造就适合的人力,主要是培养教会人士。”哈佛大学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真理”一词,最初指的是上帝的旨意。 清教徒勇于革新、勤奋创业、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等精神融入了哈佛大学的灵魂中,并为它始终位于世界著名大学之林立下汗马功劳。 创业精神的代言人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职业”一词也源于清教徒,最初含有信仰成分。 “职业”的原文是“vocation”,包含有“呼唤、呼召”的意思,意思是“上帝呼召他的选民去从事某个活动或职业”。在清教徒心中,“职业”就是一件被神所“召唤”和命令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恩神的举动。 清教徒们相信是上帝“召唤”他们开拓北美的疆土。 他们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使命感和神圣感在创业,将在美国开拓疆土、扩大产业、增加财富视为天职,视工作为快乐。 这种观念促使他们不断开拓边疆、征服自然,形成了开拓进取的精神。 创业精神使美国人获得了物质上的成功,短时间内把荒野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 最后甚至成为最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体,美国的管理文化也由此成为通行全世界的商业准则。 这些准则直到现在仍影响着大部分美国人,并具有四个紧密相连的价值观: 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 笼统地说,美国的建国行为表现为一种对社会未来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这在当时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并坚信难题之所以出现是为了得到解决。 最具代表性的代言人之一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精辟地用一句话定义了美国:“新大陆不看你是谁,只看你有什么本事。” 图片 机械天赋,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 自己动手、亲力亲为,美国社会一开始就不同于那些建国更久、等级制度更森严的欧洲国家。 美国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着些许工匠气质,他们喜欢修修补补,就像18世纪托马斯·杰弗逊那样,这位美国第三任总统写信给朋友说:“我一门心思做农活、造钉子,政治完全从我脑海中消失了。” 20世纪初,美国人之所以迷恋上了汽车,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可以在星期六早上给汽车修修补补。 直到20世纪60年代,哪家公司的总裁如果亲手疏通了水管,都一定会把这件事写进公司记事中,表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美国人”。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相得益彰 美国工商界在不断演变,可是其核心一直没变,这个核心就是既尊重个体的利益又尊重集体的利益,而且把两者兼顾得很好。 “共治”这个概念最早见于1887年,指同僚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能力和义务,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关系。 在社会学中,共治指的是权利被身份平等的人所共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共治带来了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总体上是良性的文明社会,即市场经济。 清教运动在释放个人活力的同时,还天生擅长把个人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目标奋斗。 集成决策,超强的管理组织能力 优秀组织一定分层级,尽管分层级的组织不一定是优秀组织,美国两个俗语“亲力亲为(hands on)”和“尽力而为(can do)”,就源自这种生活方式。 它们还有另外两层意思:一、各种各样的机会等着你去利用;二、值得一做。 这种“集成决策”的含义是: 计划者和执行者包含同一群人,这样计划和执行才能连贯起来;认真借鉴前人经验(不管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经验),把犯错的可能性降至最小;任何重要提议,都要构思好实施细节,才决定是否通过。 集成决策模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清教社会从上至下都“亲力亲为”,强调责任到人。 政治传统的创造者 宗教是维系美国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在殖民地时代,清教徒是移民主体,他们的思想和所信仰的教义被称为清教主义。 作为一种宗教理念,清教主义扮演了殖民地时代政治理论的重要角色,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契约精神、权力制衡是当今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特征,对维持美国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1620年,清教徒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国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主要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 此公约所体现的宗教契约、遵守法律、自治互助以及人民主权等观念和精神,构成了美国早期政治精神和政治传统的重要核心。 一百多年以后,民主萌芽长成大树。1787年,美国的开国者在费城起草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人民和国家的契约关系。 这种契约原则影响了美国人看世界的独特方式。《五月花号公约》是美国第一部契约式宪章,开创了按照多数人的意志管理国家的先例。 美国既不掌握一门专有的语言,也不具备一种特有的文化,甚至并不拥有专门的土地。 而其之所以能凝聚成的一个国家,是因为美国人自愿接受了由清教徒所阐释的“美国神话”的修辞。而非依靠血缘或地缘纽带。 所以事实上,是清教徒和清教思想奠定了美国社会的基础,其对美国的文化、精神、政治传统具有着永恒的塑造力和影响力,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正如历史学家巴斯所说: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国社会。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萨克凡·伯克维奇的《新英格兰遗产:美国自我的清教起源》: 1.
VOA连线(郑乐捷): 英、港抗疫大不同,在英港人在挑战中开启新生主页 美国 中国 台湾 港澳 国际 最新国际新闻 亚太 中东 欧洲 非洲 美洲 全球议题 分类新闻 经济·金融·贸易 人权·法律·宗教 科教·文娱·体健 军事 劳工 环境 美中关系 热点专题 美国中期选举 乌克兰局势 中共二十大 国会报道 新闻自由 新冠病毒疫情 台海两岸关系 南中国海争端 难民问题 朝鲜半岛局势 新疆西藏问题 美国之音专访 揭谎频道 VOA卫视 音频 时事大家谈 新闻及采访音频 学英语音频 上午6-7点广播(时事经纬) 下午5-6点广播(英语教学) 晚上9-10点广播(时事大家谈) 上网办法 节目表 直播 关注我们 其他语言网站 检索 Live 上一页 下一页 VOA快讯 中国时间 13:51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内容 节目简介 2022年2月22日 07:12 郑乐捷 嵌入 VOA连线(郑乐捷): 英、港抗疫大不同,在英港人在挑战中开启新生 代码已经复制到剪贴板。 宽度 px 高度 网址已复制到剪贴板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12 下载 240p | 33.
美国梦(诠释美国人生活理想的专有名词) - 百度百科
民主共和与国家统一: - 美国早期宪政中的北方分离运动
美国个人主义的清教源流 - 美国研究期刊
“两个美国”才是常态?——美国社会分裂的历史脉络| 文化纵横网
范勇鹏| 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